摘要:
每個人通常都會有幾個沒在用的閒置帳戶(例如因為離職,導致原本薪轉帳戶沒在使用),那如果把沒在用的帳戶借給其他人使用有關係嗎?本文將帶您進行初步瞭解。
目錄:
一、帳戶提供給其他人使用的情形。
二、就刑事部分,法律上有什麼問題?
三、就民事部分,法律上有什麼問題?
四、其他可能影響?
五、舉例說明
本文:
一、帳戶提供給其他人使用的情形
(一)將帳戶提供給其他人使用的情形,事實上「並不少見」,例如父母子女之間,可能是為了進行投資、可能是為了進行財產規劃,都會有彼此提供帳戶給對方使用情形,這種情形下,除非之後雙方間另有爭議發生,原則上並沒有其他問題。
(二)但如果是將帳戶提供給「事實上根本不認識的人」(例如真實身分完全不知道的網友),或者提供帳戶「換取利益」(常見的情形為:對方表示要「租借」帳戶,甚至可給付「租金」)等,這時候就會有衍生一堆法律問題了。
二、就刑事部分,法律上有什麼問題?
(一)目前司法實務上,通常會以「一般人知道帳戶資料要很重要且容易取得,不明人士要帳戶使用明顯是用於違法用途」等理由,而認定提供帳戶的人是故意提供帳戶資料,而判決成立幫助詐欺罪,成罪率高達9成以上!
(二)更恐怖的是,如果被法院認定「明明可以預知提供帳戶將會讓金流難以追查,卻依然提供帳戶資料」,此時更可能會被判處更嚴重的幫助洗錢罪。
(三)因為洗錢防制法的罰則規定的比刑法詐欺罪嚴重,會導致「不能易科罰金」,就算法院只判1個月有期徒刑,依然須入監服刑或服社會勞役,沒法「花錢了事」。
三、就民事部分,法律上有什麼問題?
(一)因為實際詐騙的人、金錢流向根本難以追查,因此受害人一般都只能針對提供帳戶者求償,只要受到的損失全部算在提供帳戶者1個人頭上,累積下來的求償金額少則數萬元,多則可能高達百萬元,而法院通常也都會判決須賠償。
(二)另外因為刑事、民事法院的認定並沒有互相拘束,也就是刑事認為沒有犯罪,不代表民事法院不能判決應該賠償,因此實務上也有時會出現,雖然刑事被認定無罪,但民事依然要賠償的情形。
四、其他可能影響?
(一)首先,因為相關被害人居住地點可能遍及全台,甚至包含金門外島,如果被害人報案以後,案件都會由他們居住地的警察、檢察機關管轄,導致可能須全台到處應訊說明。
(二)再者,除了提供給人的帳戶會變成「警示帳戶」無法使用外,其他相關帳戶(同一戶名)都可能因此遭列為「衍生管制帳戶」,此時相關帳戶的功能都會被暫停(包含提款、存款、匯款等相關功能),等同所有帳戶都被凍結,如果平時沒有準備現金,將會非常麻煩。
(三)另外如之前說明,因為可能產生相關刑事、民事責任,而除了一般案件進行可能就長達1、2年外,如果被害人較晚報案,甚至還可能法院判決完後又多出其他案件情形,這個訴訟時間心力損害更難以估算。
五、舉例說明
(一)小帆在暑假期間,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打工工作,透過網路詢問後得知,只要提供帳戶資料就可以拿到薪水,因此在根本不知道對方實際身分、公司名稱下,將自己沒在用的帳戶資料全部都寄過去。
(二)沒想到過了2個星期,不但沒有收到一毛錢,反而收到通知,自己的帳戶都被凍結不能使用,全台各地的警察也陸續通知要去製作筆錄,無故不到可能會直接拘提,小帆這時候才後悔莫及,趕緊委任律師協助處理。
(三)最後在律師協助下,刑事取得了緩刑判決、民事也將損害減少到最低,在短短1年內將全部爭議都解決,終於回到原本的正常、單純的學生生活。
六、如想取得進一步資訊,歡迎聯絡我們並與律師約時間當面諮詢,讓律師可以在完整了解你的案件狀況下,提供給你適合的法律意見,以保障自己權益喔!
鐿醴法律事務所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57號5樓之12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57號5樓之12
電話:02-2382-0686
傳真:02-2382-0687
註記:
因法律、法院見解均可能因時空背景不同而變化,故本文是依據目前法規及實務見解撰寫,另因個案事實不同,相關意見謹供參考,如有法律問題,建議您攜帶相關資料直接與律師當面諮詢最為妥適。